历史学院西北区域史、历史地理团队赴河西走廊开展田野考察
作者:历史学院办公室 时间:2023-08-04 点击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真知”不仅可以从书中获得,更能在亲身躬行中被发现。走向田野,历史不同的面相便随着我们的脚步一点点展开,呈现在你我面前。
7月29日,青海师范大学“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杜常顺教授带领历史学院西北区域史和历史地理团队赴河西走廊开展田野考察。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著名文化地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意参与指导考察,青海省社科院研究员张生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胡箫白,以及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师生受邀参加考察。
7月30日,考察组参观了张掖大佛寺,赵世瑜教授带领队员对寺院中保留的相关碑刻进行了识读。7月31日,考察组在民勤县县史志中心、瑞安堡及长城遗址进行学术考察,并受邀参加了中共民勤县委宣传部及文体广电旅游局召开的“《镇番遗事历鉴校补》作品座谈会”。
《镇番遗事历鉴》是清末民国谢树森等人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志书,记述了民勤自明洪武三年(1368)至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7)间560多年的沧桑变迁,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该书由民勤地方学者刘润和先生点校、补正,于2022年出版。座谈会上赵世瑜、周尚意、杜常顺、胡箫白、张磊等进行了发言与交流,肯定了《镇番遗事历鉴校补》的史料价值,并对刘润和先生的校补和辛劳付出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座谈会结束后,考察组在李玉寿、刘润和先生的带领下,对民勤县民间谱牒进行了翻阅与解读。
8月1日至2日,考察组先后进入永泰古城、松山古城、感恩寺,对永泰古城进行了重点考察。永泰古城,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历史悠久,城中出土、保存了丰富的历史史料和文化遗存。城内戏台底部存有康熙初年“永泰重修诸圣阁记”碑,字迹依稀可见。在赵老师的指导下,考察组对碑文进行了辨读,进一步了解了永泰古城的历史。此外,考察组还对永泰古城及景泰县城部分居民进行走访,翻阅了部分谱牒文献,并进行拍照存留。
田野考察是进行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旨在探寻深藏于民间的历史文献,从而发现历史、重新认识历史。本次河西走廊考察有幸得到赵世瑜教授和周尚意教授的亲自指导,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历史人类学的实践训练,对于考察组成员掌握历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提高田野实践能力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此次考察所见所闻也使大家对河西走廊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切的认知,更为后期推动西北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宝贵的养分,积累了理论和方法,打下了坚实基础。